近日,随着国产动画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票房与口碑双丰收,一股以“哪吒”为核心的文化旅游热潮席卷全国多地。
《哪吒2》的流量持续“溢出”,从“单一票房驱动”到“多元价值挖掘”,《哪吒2》的电影IP让文旅市场也踩上了“风火轮”,将“魔童热”从银幕烧向线下。从票房神话到文旅“流量密码”,铁路化作“混天绫”串联山海,让文旅经济与电影IP上演了一场“双向奔赴”。
从四川宜宾市的“哪吒行宫”到河南西峡县的“陈塘关遗址”,从天津河西区的“陈塘庄”到安徽固镇县的“陈塘渡”,多地纷纷以电影为媒介,将神话传说、地域文化与现代文旅创新深度融合,掀起了一场“文化寻根”热潮,成为推动旅游市场复苏和发展的新引擎。在这场文化与经济的“双响炮”中,“吒儿”用实力证明用心的电影产品不仅会带动影视产业的火爆,更会带动电影IP上下游产业的共同繁荣。
◎ 借势“哪吒热”,游客量显著增长
在四川宜宾,相传翠屏区南广镇陈塘关是“哪吒出生地”,翠屏山上的哪吒行宫重建于1991年 ,山腰的“哪吒行宫”更被视为神话发源地之一。景区负责人表示,通常春节假期后景区客流量会有所下降,但今年从正月初四至今,客流量反而持续攀升,单日游客最高峰值约8000人次,日均游客为4000人次。截至目前,“哪吒行宫”已累计接待游客较往年同期增长了近300%。
被“哪吒故乡游”辐射到的不只是“哪吒行宫”,在岷江江畔的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泥溪镇,有一个由当地老年协会茶馆改造而成的“哪吒”主题茶馆。这个茶馆里,有一幅哪吒彩绘挂在茶馆门口上方,馆内一幅幅长达数米的连环画墙绘徐徐展开。随着《哪吒2》火爆,这座茶馆也成了热门打卡点。
四川成都,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的热映让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迎来了哪吒影迷的“打卡热”。博物馆里人气最高的金面具和铜立人两件文物,正是影片中两只呆萌青铜结界兽的设计灵感来源。在博物馆5000多种文创产品中,它们成为最抢手的冰箱贴。与哪吒传说紧密相关的旅游目的地受到青睐,甚至是电影同款“端碗干饭”土拨鼠的阿坝州若尔盖大草原、甘孜州墨石公园等川西景点也成为游客关注的重点方向。
河南西峡县同样因“哪吒热”迎来旅游高峰。据《西峡县志》记载,奎文关原名陈塘关,位于县城西北,扼守豫陕孔道。西峡县奎文村周边的杏花村、侍郎村等地名都与哪吒传说有关,村南的哪吒山即古翠屏山,相传哪吒出生于此。西峡县文化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凯表示,《哪吒2》的爆火,为当地文旅消费带来了新的流量和增量。借着这股东风,西峡县联合七大主要景区,推出凭电影票免景区门票和免费体验有关旅游项目活动,不但哪吒祖庙、陈塘关遗址等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打卡,全县主要景区游客量均有所增长,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3.2%。
此外,哪吒庙景区还引入了“封神宇宙”实景演出,将道家文化与VR技术结合,让游客可化身“封神榜”角色参与剧情,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度。
天津河西区的陈塘庄作为电影“官方认证”的“哪吒故里”也迅速出圈。天津市文旅部门趁势推出哪吒主题游、“哪吒带你游天津”主题一卡通、凭观影票免费游景区等举措,客流量激增。天津旅游集团所属天津国旅推出涵盖“哪吒”主题的4条旅游线路,将哪吒元素与天津特色景点、文化体验相结合,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。2月21日,天津旅游集团还推出以“哪吒带你游天津”为主题的“天津国资景点一卡通”,可享受不同额度比例的优惠,首批合作点位近30个,涵盖酒店、民宿、景点、休闲项目等。此外,蓟州文旅宣布,凭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电影纸质票根和本人身份证在2月18日至2月28日期间可免费游览盘山景区 。
在山东泰安新泰市新甫山景区,游客凭《哪吒2》的电子或纸质票根及身份证即可兑换门票。山东省龙口南山景区、红叶柿岩景区、蒙山景区等多个景区也推出了凭《哪吒2》电影票免费、半价入园的政策,为观众提供了“看完电影游山水”的新选择,形成“以影带游”的消费闭环,吸引了大量游客。
在山东淄博,周村区沈家村一幅高10米、宽8米的大型哪吒墙绘惊艳亮相,让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村庄一夜爆红,社交媒体上,“沈家村在哪”成为热搜词条,单日最高游客量突破3000人。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,沈家村村委会迅速行动起来,修缮道路、增设公厕、组织村民成立志愿服务队,为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感。村里还计划打造特色墙绘街道,将墙绘艺术与乡村振兴结合,带动经济发展。除了沈家村,在张店区老棉库文创综合体,长20多米、高4米多的哪吒主题墙绘同样引人注目,电影中哪吒的“伙伴们”形态各异地“陪伴”在一旁;在博山区柳杭路水泵厂旧址,一面原本空白的墙壁也被哪吒、敖丙、申公豹等栩栩如生的卡通形象装点,吸引市民游客前去打卡;在桓台县果里镇西店村,哪吒也跃然“上墙”……
就江苏而言,江苏省文旅厅在全媒体平台送出百张“水韵江苏数字旅游卡”。此外,还在官方账号推出“跟着神话去旅行”活动,首条线路盐城线就与电影《哪吒2》中的鹤童与鹿童有关,因为盐城被誉为鹤鹿故乡。在南京环宇城,路口石墩被画上了哪吒、敖丙等形象,吸引不少市民“打卡”。在扬州宝应、南通海门,《哪吒2》主题的巨型涂鸦墙悄然亮相,成为当地网红“打卡”点,吸引大量市民。
◎ “电影+文旅”模式成趋势,多方共赢局面显现
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带动旅游热,是“电影+文旅”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。这种模式不仅为电影产业拓展了盈利空间,也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,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赢。
对于电影产业来说,与文旅的联动可以延长电影的生命周期,挖掘电影的衍生价值。通过与旅游景区、主题公园等合作,开发电影相关的文旅产品和项目,如主题展览、实景演出、文创商品等,可以进一步满足观众的需求,增加观众的粘性,同时也为电影的宣传推广提供了新的渠道。
对于文旅产业而言,电影的影响力可以快速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吸引更多游客前来。电影中展现的美丽风景、独特文化和精彩故事,都能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向往之情,促使他们前往电影取景地或相关主题景区旅游。例如,电影《非诚勿扰》带火了浙江西溪湿地,电影《让子弹飞》让广东开平碉楼声名远扬 。这次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也让众多与哪吒传说相关的地方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,为当地文旅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。
此外,“电影+文旅”模式还能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,如餐饮、住宿、交通等,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。以四川江油为例,随着电影中太乙真人的“快乐老家”——江油乾元山游客量急剧攀升,附近做生意的村民生意火爆。乾元山村村民母志斌夫妻俩的小吃摊,自从春节档电影上映之后,每天五六点钟就要起来备菜,再也没为客流发过愁。
同时,江油市区的名菜江油肥肠也因为游客的到来而声名远播,原本只属于本地食客的“偏爱”迅速变成了外地游客嘴里的“博爱”,甚至火出了国。根据江油市文旅局的数据统计,2025年春节期间乾元山金光洞等景点的游客量较往年同期增长了约8倍,带动全市旅游综合消费总收入达8.9亿元,同比增长30% 。
除了乾元山金光洞,江油李白故居、李白纪念馆也曾借着电影《长安三万里》的热映成了游客打卡热门地。2024年江油接待了772.61万人次游客,眼下,江油市文旅局也将“哪吒”作为2025年的重点开发项目,先后推出了三条精品旅游线路。
在贵州贵阳,电影《哪吒2》还救活了一家影城——越界影城未来方舟店。这家影院的巨幕影厅2018年就开放了,但是由于附近客流量较少,前几年可谓门可罗雀。
这家影院的巨幕影厅拥有宽32.16米、高18.17米的IMAX专用银幕,可容纳714人同时观影,再配合12声道立体音响系统,让观影效果十分震撼,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特地前来观影打卡。
自《哪吒2》上映以来,这家影城的日均观影人数稳定在5000人次以上,IMAX-GT影厅每场上座率达100%,可谓“一票难求”。
观影热度转化为城市流量,在贵阳这家影院走红的这段时间里,影院周边酒店搜索量同比增长3倍,餐饮消费同比增长超过40%,各景区景点均有不同程度的游客量增长。
“跟着电影游中国”活动还联动铁路部门,在多条客运列车上推出电影主题车厢,让外国游客体验中国速度的同时,来一场奇妙的光影之旅。西安铁路局工作人员介绍,每到周末,西安开往岐山方向的列车都几乎满员,电影热映大大拉动了客流增长。
从此前聚焦国内文旅融合的“跟着电影去旅游”,到激发海外游客来华旅游的“跟着电影游中国”,中国电影正以全新的国际视野定位自身,充满自信地走向世界,激活多重效应。
◎ 让“网红”变“长红”,实现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
电影带来的热度往往具有时效性,如何在热度退潮后留住游客、将“流量”转化为“留量”,实现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,成为各地面临的重要课题。
业内专家指出,景区不能仅依赖于一次性热潮,而是要通过不断创新和更新,保持其活力。首先,要深入挖掘电影背后的文化内涵,将其与当地的历史文化、民俗风情相结合,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文旅产品。比如,天津可以充分挖掘哪吒文化与天津本土文化的联系,如天津的漕运文化、码头文化等,通过创意展示、互动体验等方式,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哪吒文化和天津文化的内涵。
其次,要注重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,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,完善旅游配套服务。在天津河西区陈塘庄哪吒小镇,虽然哪吒元素随处可见,但商业业态不够丰富,游玩项目比较单一,休息区和遮阳设施不足,缺乏真正与哪吒文化深度融合的体验项目,导致游客很难长时间停留。因此,景区应从游客需求出发,优化景区规划,增加多元化的商业业态和互动体验项目,提升游客的满意度。
再者,要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,持续输出优质内容,不断丰富和完善IP形象和内涵。可以利用社交媒体、短视频平台等新兴渠道,进行线上线下互动营销,扩大景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。例如,淄博的哪吒墙绘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,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,成为淄博文旅的新亮点。同时,景区还可以与影视公司、动漫企业等合作,开发更多与哪吒IP相关的衍生产品,如动漫、游戏、图书等,进一步拓展IP的商业价值空间。
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带热旅游,展示了“电影+文旅”模式的巨大潜力。在未来,随着更多优秀电影的出现,以及文旅产业的不断创新发展,也将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业界人士表示,只有充分挖掘电影的文化价值,结合自身特色,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文旅产品,才能让“网红”真正变“长红”,实现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