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影厅出来,您是否想象过踏入刚才的电影世界?回到古代的亭台楼阁中,和杜甫聊天、与李白乘船一同徜徉在水乡的小河上,甚至骑着仙鹤背飞翔于寰宇之间……这一切皆非不切实际的幻想——它们在VR电影《长安三万里·梦回大唐》中都可以实现。近日,源自动画影片《长安三万里》的VR电影《长安三万里·梦回大唐》试映,响应国家电影局《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》,国产VR电影正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
观看一场VR电影是怎样的体验?场地往往是一个空旷开阔、地面平整的巨大房间,墙面和地面上密集地画有多彩的故事点位标识,科技的奥秘就藏匿于其中。戴上VR眼镜,观众大可放心地走在房间里,当眼前的VR眼镜呈现出影片场景、当电影人物就站在身前讲话甚至伸出手来互动,感到自己如此真实地行走在电影世界中。
脱离当前所生活的现实世界、“空降”到另一个世界,这是难能可贵的神奇经历,却在VR观影中可以轻易实现。传统的观影是坐在银幕前以第三人称视角在银幕外去“旁观”银幕内的故事,而VR观影则让观众以第一人称视角加入故事中,亲自游逛、四处探索,通过VR眼镜的识别功能来拾取起场景中的道具玩耍交互,甚至作为主人公的朋友一同推动剧情,就像是进入了一场角色扮演的游戏。例如在《长安三万里·梦回大唐》中,观众可以走进芦苇荡,看到芦苇丛随着自己的进入而向两边倒去;可以用手掌拍打高适所骑的马,送他们奔腾远行;可以坐在船上击鼓,可以在玉真公主的宴会后院玩大象套圈;可以看到自己的双手端着一只碗,与文人墨客们围炉夜话、畅饮对诗……
此外,VR电影除了能让人进入电影视角,更能切换视角,乃至那些超越物理限制的视角。比如,在《长安三万里·梦回大唐》的尾声,我们看到自己骑上仙鹤,与一众诗人飞离山峰,一起翱翔在绚丽的宇宙中,自由洒脱的澎湃激情在这一分钟被推到了极致,诗词中的意象世界自然而然地承接现实剧情,虚实融合,将观影的视觉奇观与情绪体验带到了另一个高度。
进入电影的世界好似美梦成真,令人大脑里充满纯粹的震撼和感动。VR电影作为传统银幕电影的发展和补充,既是电影的一种衍生品、又是独立于电影的一个体验项目。中宣部电影局技术处处长黄治认为,虚拟现实电影是与传统电影具有更高相关程度的产品。相较于售卖饮品、周边小物等过去影院中常见的业态,VR电影可以更好地与银幕内容互文,带给观众更完整和全面的体验,放大感受、延续剧情、加深体验。
《长安三万里·梦回大唐》还加入了诗词等文化知识,对孩子来说是寓教于乐、对大人来说是兴趣和童年回忆的呼应。此外,VR眼镜还支持截图,让观众在每一个惊喜的时刻,都可以身临其境地给对方给场景“亲手”拍张照,留下“第一手”的回忆。VR电影的时长往往是半个多小时,恰到好处地让人们觉得既不太占时间,还方便“二刷”。
诚然,时长和场景化一定程度地限制了VR电影故事的细致程度和连贯性,但配合着银幕版故事来观看和体验,这形式上的差异与重点的互补反而起到了“1+1>2”的观影体验效果。电影是文化艺术与科技创新相融合的产物,每一次技术变革,都让电影更加丰富多彩。黄治表示,VR电影和银幕双向引流,在淡季和旺季档期都可以提升人们进入影院的兴趣和期待,未来成为影院“标配”将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影院功能、激发影院活力。
据悉,目前有许多电影打算或正在同步制作虚拟现实版本。“未来可以尝试电影VR版本和银幕版本同步制作,首映一起开始(售票),”黄治介绍,“会尽快统一技术质量标准。”标准化技术有利于将时间和金钱成本压缩到最低,另外标准的管理方案和执行方案亦可以将VR电影落地运营的成本降到最低,为影院带来更多的收益,更为观众早日带来更丰富的观影选择。
打开人们常用的网络平台,VR产品和电影都是当下人们最感兴趣的文化产品,也是社交媒体中的博主们最乐于体验、分享、“带货”推荐的一个话题——生活中见不到的那些或宏大、或古老、或遥远、或奇幻的画面,谁会不愿在虚拟现实电影中游历一番呢?“这一定是未来的大趋势。”黄治笑着感叹道。